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周口项城发掘6座古墓 2座宋代出土大量文物 近日,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在项城市某建筑工地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6座古代墓葬,并对其中两座宋代砖室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出土了古钱币大泉五十、仿座椅生活器皿、花样砖等珍贵文物。 据悉,发掘清理的两座古墓均为宋代仿建筑砖室墓葬。墓葬由竖穴土圹墓道、拱形墓门、正方形墓室组成。墓室砌于土圹之中。该墓装饰简单,所用花纹砖具有北宋时期墓砖的典型特征,砖雕假门...
北京大学考古专家宿白告诉记者,考古测出一些高规格的陕西古墓中金属汞含量相当高,推测应该是古墓修造者在墓中铺放了水银。这样盗墓者侵入后,水银挥发会直接致人死命,“秦始皇陵地宫就使用了这样的方法”。高检安说,瘴气和墓中机关是盗墓者的两大天敌。 本文原载于《三联生活周刊》,原标题为“盗墓的全球化市场” 一个国际市场的存在,给作为供应方的中国的古墓盗...
鞍山市文物专家组成员、考古专家陈宝峰到施工现场进行调查 首席记者李东摄 昨日,有读者给本报打来电话,反映在鞍山齐大山镇调军台村有一处施工现场发现很多古墓,在挖出的残土中汉代绳纹砖随处可见。 施工现场挖出残汉砖 昨日上午,记者与鞍山市文物专家组成员、考古专家陈宝峰一起来到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七八台挖掘机、大卡车、推土机正在现场施工,已经挖出多处十多米深的深坑。 在一处地基的侧面,露出明显的...
秘鲁考古学家当地时间8月14日表示,他们在秘鲁北部的一处考古遗址挖掘时,新发现了一个拥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兰巴耶克文明时期古墓。本次新发现的这个古墓位于兰巴耶克省首府奇克拉约市以西约12公里。在挖掘中,考古人员除了发现一具成人遗骸外,还找到了大量陪葬物品,包括由贵金属制成的华丽护胸、珍贵的蓝色青金石和珍珠饰品,以及大量贝壳和陶器等。据考古学家推测,这处墓穴可能属于公元12世纪到13世纪兰巴耶克文明时期...
2011年4月,南京林业大学南大山工地内发现徐达第六代孙、锦衣卫指挥佥事徐君叙的夫妇合葬墓,出土众多精美文物,引起轰动。近日,考古部门在这座墓旁边又发现一座不小的古墓。因这座古墓处在徐达的家族墓地中,众人猜测很可能也是徐达后人的墓葬。不过因为近期天气多雨,考古部门尚未对这座古墓进行正式发掘。 古墓被塑料布整体覆盖 昨天下午3点钟左右,扬子晚报记者在南京林业大学东部一座名叫南大山的工地内,找到了...
工地发现的陶仓 实习生袁琛摄 “一把剑插在工地土堆上,地面上还有一些古钱币。”昨日有知情人反映,西安城北一工地,挖掘机在施工中挖掘到一个古墓,里面有一些文物。 知情人说,那是个管道施工现场,南北向已被挖了三四米深的沟渠,北侧沟渠已埋上了管道,沟渠向南方向还在开挖之中。中午12时许,挖掘机作业时碰到了坚硬的物品,拿起来一看,是青色的砖头。挖掘工人停下来后,有些工人下到沟渠...
据美国《纽约每日新闻》8月8日报道,墨西哥考古学家在墨西哥城的阿兹特克遗址发现了一座古墓,墓中有一具年轻女子的遗骨,周围堆着1789根人骨。 据悉,这座古墓的修建可以追溯到1481到486年。墓穴距离地面的广场15英尺(约4.572米),而广场边上长着阿兹特克最神圣的橡树。 根据研究发现,这些人骨都是阿兹特克人的随葬品。古墓中的人骨不仅类型多样(大多数属于人体的胸骨和椎骨),且呈分裂状。专家们...
8月初,且末山区普降大雨形成山洪,致使该县阿羌乡境内距今约2200~2500年前的古墓群被冲毁。随后,当地文物部门从被冲毁的古墓中抢救清理出12件陶器文物,第二阶段清理工作将于8月11日展开。 据悉,该古墓群位于且末县阿羌乡阿羌村古大奇自然村,2010年的一场洪水将其冲出,后经过考古专家判断为西汉前期的古墓群。9日,记者从且末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获悉,此次清理第一阶段工作已经结束。 且末县文化...
墓穴位于建设路与洸河路交叉口南50米处。 济宁市文物局工作人员正在勘察现场。 堆砌墓穴的石板上,刻着简单的花纹。 近日,建设路升级改造工程施工时,在济宁市建筑设计院附近处发现一处墓穴,据专家初步推测,这是一处东汉时期的回廊墓,墓室内有一具石棺,距今有2000年的历史,目前并未在墓室内发现陪葬品。 8日下午3时许,在现场记者看到,建设路西侧的路面上挖开了一条约3米深的壕沟,沟底有些渗...
近日,因新疆且末山区普降大雨,致使距离且末县100多公里、海拔3000多米处的阿羌乡境内距今约2200-2500年前的古墓群被洪水冲毁。 阿羌乡阿羌村古大奇自然村在2010年的一场洪水在此冲出西汉前期的古墓群。8月4号,且末山区降雨形成的山洪,又对这处古墓群造成了毁灭性的灾害,目前,且末文物保护部门正组织人员在河水正在冲刷的河床上冒雨进行文物清理保护。 由于降雨天气过程造成洪水不断冲击河床,地...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云南省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考古工作队,对陆良县马街镇薛官堡村委会发现的青铜时代古墓群进行第一次正式的主动性考古发掘。 薛官堡古墓群位于马街镇薛官堡村,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当地村民建房、耕作、打井等日常生产活动,曾出土过一些文物,从而引起了省市文物部门的高度关注,并于近期对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 在薛官堡考古挖掘现场的唐家坟和周家坟,大大小小的坑道里,考古工作人员有...
日前,克州文物部门在阿克陶县库斯拉甫乡宗塔什村发现成片古墓群,目前共发现墓穴97座,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这是迄今为止克州发现的最大古墓群。 在挖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97座古墓群中,未成年人的墓穴较多,而其中又以婴幼儿墓穴占为主,甚至还有怀孕妇女的墓穴。关于这一现象,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艾涛说,这个地方婴儿的比重确实太高了,这在别的墓地很少,基本上没有这种情况。 经过深入挖掘,考古人...
近日,在随州市曾都区东城办事处文峰塔社区十组居民一片房屋拆迁地基上,文物专家发现了19座春秋时期古墓。目前,省考古队专家已进驻,正组织抢救性发掘。 考古发掘现场已封围起来,考古人员正加紧发掘。记者看到,最大的古墓8.5米宽、9米长,紧连着有3米宽的墓道。与之相距10多米远的一座古墓占地近50平方米,另外17座古墓相邻四散分布,几乎都在居民原房屋地基下面或附近。 专家初步分析认为,此次发现的是春...
近日,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凉山州博物馆共同组成的考古工作队,对木里县母猪坪古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母猪坪古墓地位于该县列瓦乡洼下村,地处小金河右岸缓坡之上,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04年在进行锦屏一级水电站文物调查时所发现的。由于该墓地处在锦屏一级水电站库区淹没区内,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母猪坪墓地受水库蓄水的影响和破坏,今年5月,该县对墓地1500平方米的范围内进行抢救发掘。 截至目前,...
工作人员用三维扫描仪全面扫描,给大墓建立3D 影像立体档案本报记者赵航摄 7月2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动用三维扫描仪对目前展开考古挖掘的西周墓进行全面扫描,给大墓建立一份3D影像立体档案。同时,考古人员已着手将墓坑棺椁部分散落的玉器和铜饰进行编号、整理装箱,运回库房进行研究。 三维扫描仪给古墓建立档案 在对墓室的漆皮等残留遗迹采集结束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室的工作人员动用先进的三维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